(1) 由台北出發經台九線公路從新店經宜蘭、花蓮、至台東 (2) 縱谷線部分仍沿台九線進入台東境內。 (3) 海線部分,由花蓮轉台十一線進入台東。 (4) 由高雄出發經屏鵝公路在楓港左轉南迴公路進入台東。
(1)、國道五號:由國道一號 (中山高) ,至汐止系統交流道,轉走國道五號 (北宜高速公路),過雪山隧道,由蘇澳交流道下,往台九號方向行駛,到達台東大武鄉。 (2)、國道三號:由國道三號林邊交流道下,往台一號方向南下行駛,到達楓港後,左轉台 9 線北上,到達台東大武鄉。
(1) 乘坐火車抵達大武站 (2) 乘坐飛機抵達台東航空站->搭乘鼎東客運->至大武站下車 (3) 搭乘客運抵達
「大鳥」之名有多種傳說,無論是相傳百年前,本地山區經常出現一隻巨大而且會吃人的怪鳥(排灣族語:zazakaw),或是早期此地的地形看來像是大鵬鳥的典故,部落族人皆習慣稱呼此地為「把扎法絡」pacavalj,意思為「沼澤」或是「盆地」。 大鳥部落位於台東縣大武鄉,東側濱臨太平洋,與綠島、蘭嶼遙遙相望,近年來,族人展開廢耕地復耕、共耕的產業重建,一方面帶動紮實的社區營造工程,另一方面,則是帶領族人恢復傳統農耕,鼓勵部落,以顧及土地倫理的古老智慧,去照顧傳統農耕作物和生活作物。 (資料來源: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)
大鳥部落, 是南迴線上第一大、人口最多的排灣族部落。 之前2009年莫拉克風災受災嚴重,部落文化發展協會為了讓族人能原地重建、就近照顧家計,而成立笆札筏布工坊,讓部落媽媽們結合傳統排灣族刺繡與實用布包,開發文創商品,透過產業發展讓部落重新站了起來,在保存傳統技藝的同時也能開創部落經濟。
部落自然景點眾多生態豐富, 如大鳥萬溪、大鳥遊憩區、茅卡場溪流、彩泉健行步道等。族人除了因祭典所需,前往山上領取祖靈應許的禮物以外;平日較多以務農為主,目前「笆札筏開心農場」以栽種傳統文化作物為主,包括小米、樹豆、花生、洛神還有目前正夯的紅藜等。除了生產銷售,也開放讓大家體驗農場趣味及傳統耕作文化,讓部落經濟產業更加活絡。 「笆札筏的大洪水」繪本是結合耆老口傳,古時候也曾有大洪水的經驗,而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,讓族人們飽受重創,因而將部落傳說結合當代經歷,經由部落藝術家親自彩繪而成的繪本。許多志工在105.12.02-105.12.05來到部落協助牆面彩繪傳說故事。讓旅人可以透過彩繪更了解大鳥部落
取自 台東部落工作假期-MENIAYAP(排灣語,飛翔之意),一起飛進大鳥部落
大鳥村有初屯、達萬、彩泉三個部落;另和平部落 位於大武村大武火車站旁。本區原住排灣族占百分之九十,漢族占百分之十。現有人口數約1600多人。本村地理環境背山面海,交通便利,每年七月至十月間都舉辦原住民豐年祭活動,一方面維繁傳統文化、另一面感念祖先的庇佑。[來源來自:MATA TAIWAN]
南興社區位於台東縣大武鄉最南端,鄰台九線,背山面海。居民包含排灣族人、榮民、閩南人、客家人,族群共容、相處和諧。社區宗教團體十分多元,如天主教(南興聖母無染原罪始胎天主堂)、基督教(南興得勝教會)、佛道教(七娘宮、圓山北隆宮)。另外,每年的男子慢速壘球賽、排球賽和原住民收獲節,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活動。社區內有許多適合周休二日旅遊的景點,例如山豬窟休閒農業區、排灣生活館、台東大武九龍山濱海覓閒區、梅園、忘憂亭、森林步道、蔓陀山露營區、白柚山莊、觀音寺等,能裊看南興、尚武海岸縣等,風景優美。社區主要種植作物為水稻、小米、玉米,社區內的農村傳統佳餚小米麵條、南瓜、芋頭、山地粽、花生、山地飯、香菇雞湯、樹豆排骨湯,也是南興社區的特色。 摘自[台東縣-農業處-台東網路農場]
Qutjaqas魯加卡斯,意思是九芎樹繁茂之地,顯示這裡是自然資源繁茂的地方。 [引述:魯加卡斯部落活力計畫] 本部落介於屏東排灣族、平埔族等以及東南卑南族之間,荷蘭時代開始就是貿易網落必經之地,有阿朗壹及浸水營古道貫穿,現今是南迴公路必經之地。從古至今一直是以排灣族為主的部落,被稱為東部排灣族,簡稱東排,後來慢慢地其他族群的遷入,如外省族群、河洛人、阿美族布農族等。
山豬窟早年經常可見山豬群聚戲水,因而得名,目前已難見山豬蹤影,轉型發展為休閒農場,以四季景色各有不同聞名。從山豬窟休閒農業區能鳥瞰南興、尚武海岸線 ,無論晨曦、午後或黃昏,都能飽覽山海美景。 山豬窟四季景色不同,1、2月可採梅、賞櫻、莿桐;3、5月可見桃花、油桐、杜鵑;6、7月能賞螢火蟲、野百合、野牡丹;8、9月則有月桃;秋冬之際還可賞楓、 賞梅及山芙蓉。此外,大武鄉是臺灣原生種蝴蝶蘭「臺灣阿嬤」的產地,11月到隔年6月是花期,臺灣蝴蝶蘭生長於海拔800~1, 500公尺的樹幹陰涼處上,其花形狀似蝴蝶而得名。 摘自[台東縣-農業處-台東網路農場]
休閒農業區附近景鄰一大片原始森林,樹種繁多,自然生態豐富,尤其是一棵千年榕樹(佔地兩千多平方公尺) ,最為壯觀,令人驚嘆大自然的神奇。晨起觀日,由高處俯望,群山之間可見海景,空氣清新怡人;夜晚蟲鳴蛙叫,偶有海濤聲傳來,伴人舒爽入眠。四季皆怡,值得一遊。
大竹村行政區域在日治時期主要為大竹篙社、甘那壁社、鴿子籠社、遮角社、古木社五部落生活的共同領域,進入國民政府時期,廢社建村,將此區域改制為大竹村並分七個部落,分別為加津林、富南、富中、富山、大竹本部落、愛國埔、工作地,在南迴鐵路徵收、八八風災撤村後,加上人口外流及部落人口高齡化,近二十來村內毫無生氣,而今青年自我意識抬頭,根源的失落惆悵,令人十分婉惜無奈。 想了解更多-大武舊歷史故事-姑仔崙kuvarheng舊社與大竹篙溪族群部落關係
臺灣小百岳NO.095加奈美山(780公尺) 加奈美 山,又稱甘那壁山,海拔780公尺,位於台東縣大武鄉,屬大武斷層海岸線區段,山頂有一等三角點及土地調查局圖根點No.330各一顆,山頂雜草多、無視野,是座冷門的小百岳,該山名列台灣小百岳No.095。
經過大武鄉的尚武村,可以來到深受饕客們喜愛的大武漁港,一嚐尚青的海鮮美味。尚武村仍保留小漁村風味,漁產豐富,大武外海是七大漁場之ㄧ,每年11月是「油帶魚」的盛產期,是前往大武漁港附近品嚐海鮮美味的好時機。秋冬以外的季節,漁民也出海捕撈「破雨傘」旗魚,由於大武的外海正是寒暖流交會所在,有全世界少見的湧升流,大量的深海魚類在此洄游棲息,漁民出港不用太遠,就能夠捕獲旗魚,真是得天獨厚啊! 大武漁港有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優勢,剛好位於寒暖流交會處,有全世界少見的湧升流,含豐富營養鹽,海水養分充足,因而有大量的深海魚類在此洄游棲息,出港不用太遠海水已經夠深,捕旗魚不必跑很遠就有收穫,尤其是油帶魚的季節更是船隻進進出出相當忙碌。 緊臨大武漁港的港口周邊有若干海鮮料理餐廳;如同發順餐廳、葛的店、龍鳳餐廳等海產料理,另有港邊小吃鮮魚湯,俗擱大碗。運氣好時還有龍蝦、刺鮭等特殊海產。特產小吃則有孃米仔(台語),可沙西米、煎煮炒炸料理方式食用,且含豐富鈣質。 雖然擁有豐富的漁獲量,但因沿岸是綿延數十公里的沙岸,不利建港,漁港長年漂沙淤積的狀況一再出現,漁民常為了捕魚而冒險搶灘。為了能夠提供一座良好的漁港來造福漁民以及更多元的發展,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持續進行改善港口計畫,並陸續編列預算興建防波堤、防砂堤、開挖泊地、興建碼頭等,預計將發展為浮潛、水上摩托車等水上運動基地,同時做為往返綠島和蘭嶼兩個離島的藍色公路起點。提高在地的觀光價值和帶動經濟發展。 在此一飽口福之餘,也可欣賞海岸及背後的大武山群展現的山海風情,同時是釣客下竿垂釣的好地方。
金龍湖(別稱大武水庫)
尚武民宿
金龍湖位於大武鄉尚武村大武溪與朝庸溪之間的凹地,由豐富的天然湧泉形成,匯集金龍山與巴矢山間的地表水後,向北流入大武溪,為天然湖泊,景色秀麗,充滿寧靜之美,蓄積的湖水是大武附近農田主灌溉水源,因此也稱為「大武水庫」。 金龍湖位於雙峰夾峙的山凹,湖面略呈葫蘆形,宛如一塊靜臥山中的璞玉,舊名為「大埤湖」,佔地6公頃,擁有腹地廣大的原始林相。其湖畔林木茂密,綠樹成蔭;區內大多為沼澤區、次生林,以及荒廢田地所形成的開闊草原帶;附近的農田、濕地,不時可見水牛和白鷺悠遊其間,景緻純樸幽靜。 大武鄉公所近年來沿湖闢建環湖道路,兩旁植滿美人樹。湖邊約2公里多的步道,可安排漫步健行或單車環湖逍遙遊。金龍湖內的動物經調查有啄木鳥、松鼠、鳳蝶、小雨蛙、沼蝦等,植物有茄苳、木薑子、臺東火刺木、臺東蘇鐵等多種。環湖路中有休憩涼亭,可欣賞湖光水色,看松鼠相互追逐、各種鳥類快樂展翅覓食;景區內還可進行登山、划船、釣魚、賞景、散步、烤肉、露營等戶外活動,是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好去處。
加羅板部落【Qaljapang】 Kalapang是指很多七里香的地方。是台東縣內唯一的南排灣部落。 排灣語中,加羅板意為七里香,因此加羅板就是七里香很多的地方。 此村的舊名為「出水坡社」(Jugachilai)。約在1930年代,日本人將村人強制遷移到舊南田,而一些村人遷到了至今金峰鄉歷坵舊社及牡丹鄉牡丹社。之後,因為住在舊南田的人不習慣海邊的生活,而遷回了今部落附近山區,成了今加羅坂部落的主體。 除了這些出水坡舊社居民之外,還有來自屏東獅子鄉、牡丹鄉居民,藉由姻親關係遷到此地。 村人的祖先是從牡丹鄉遷徙過來,主要來自舊「茄芝萊」社,時間約當牡丹社事件之後,許多倖存的族人因為深恐日軍繼續攻擊,因而往東北方翻山跋涉將近卅公里,抵達大武溪上游南岸建立許多小部落,光復後被政府遷徏下山,集中於本地居住。 近年來因位於大武溪上游的「普薩維基盎」溫泉,開始有觀光客造訪。另外還有浸水營古道,橫越了台灣中央山脈。
◀大武國家森林步道
大武彩虹村
大武濱海公園
資料來源:臺東觀光旅遊網 https://tour.taitung.gov.tw/
臺灣旅宿網 https://taiwanstay.net.tw/
合法旅館:
核准登記營業日期 | 縣市旅宿登記證號 | 類別 | 溫泉標章 | 旅宿名稱 | 郵遞區號 | 地址 | 電話 |
2004-04-05 | 臺東縣旅館046號 | 旅館 | 否 | 輔都大旅社 | 965 | 臺東縣大武鄉大武村復興路82號 | 089-791035 |
2003-05-29 | 臺東縣旅館002號 | 旅館 | 否 | 華園旅社 | 965 | 臺東縣大武鄉尚武村4鄰客庄路12號 | 089-791006 |
合法民宿:
核准登記營業日期 | 縣市旅宿登記證號 | 類別 | 溫泉標章 | 旅宿名稱 | 郵遞區號 | 地址 | 電話 |
2012-04-24 | 臺東縣民宿454號 | 民宿 | 否 | 山葡萄驛棧民宿 | 965 | 臺東縣大武鄉尚武村政通五街1巷5號 | 089-790005 |
2016-02-24 | 臺東縣民宿1047號 | 民宿 | 否 | 尚林民宿 | 965 | 臺東縣大武鄉尚武村4鄰環港路6-6號 | 089-792565 |
2014-07-21 | 臺東縣民宿759號 | 民宿 | 否 | 東方雲民宿 | 965 | 臺東縣大武鄉南興村安興19號 | 0988-180813 |
2010-12-22 | 臺東縣民宿382號 | 民宿 | 否 | 尚武民宿 | 965 | 臺東縣大武鄉尚武村4鄰環港路8-8號 | 089-792565 |
2016-05-13 | 臺東縣民宿1088號 | 民宿 | 否 | 彩泉海景民宿 | 965 | 臺東縣大武鄉大鳥村11鄰大鳥288之1號 | 0919-611098 |
2014-02-26 | 臺東縣民宿676號 | 民宿 | 否 | 金龍湖民宿 | 965 | 臺東縣大武鄉尚武村金龍路2號 | 089-792484 |
活動專區 建置中...
分享 #大武的夢想家 | 從一座牧場開始翻轉城鄉
一個翻轉地方的起點,一顆雞蛋的夢想計畫。
大武大樹下的麵店與冬季的白帶魚,在這裡特別的風味都讓人無法忘記。
從找一顆雞蛋,到發現焚風辣椒的特殊風味,從冬季拜訪到認識白帶魚在這裡的特別,大家經過臺東一定要進來大武大樹下的麵店,感受這裡正在改變!
愛吃辣椒的你!一定要來試試這裡每個家裡都會自己炒的辣椒 ❤️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k4usuFbVZ0&feature=youtu.be
農特產品 建置中...